首页 > 通知公告 > 正文
通知公告

关于学习《光明日报》关于大学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相关报道的通知

各系部,学生处:
日前,《光明日报》先后以“手机,该退出大学课堂了”、“ 解决高校课堂手机顽疾应对症下药”为题对课堂使用手机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。作者对大学课堂使用手机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,系统阐述了大学课堂频繁使用手机的成因,深刻剖析了大学课堂使用手机带来的危害,并对解决高校课堂手机顽疾提出了措施办法,对我校解决此类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。现将报道原文下发你们,望各系部、学生处组织教师、学管干部认真学习,充分借鉴好的做法,齐抓共管,有效解决我校课堂使用手机问题,切实规范教学秩序,提升教学质量。
 
附:《光明日报》关于大学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相关报道原文。
 
 
党政办公室
2014年11月17日
 
 
 
手机,该退出大学课堂了
2014年11月04日 作者:刘昆 张林涛
  编者按:如今,“手机控”已经成为校园中不可忽视的现象。学生在课堂上频繁使用手机,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,许多高校已经着手采取措施规范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行为。而“该不该上课使用手机”甚至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。本报今年6月17日曾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报道《河南农大倡导“无手机课堂”》,在广大师生中引发热议。今天这篇报道对课堂上使用手机的问题又做了深入的观察与思考。“抬起头来,回归课堂”不仅是对学生自身负责,也是对教师的尊重,对知识的尊重,对文明规范的尊重。“无手机课堂”应成为校园文明的题中之义,教师则应用生动的课程让学生主动“放下手机”。
 
  今年秋季学期,广西师范学院学生会在校内发起了“无手机课堂”倡议活动,21个试点班的学生率先响应,上课不带手机或课前主动上交手机。目前,这一倡议已经得到广西多所高校的积极响应。
  “手机,该退出大学课堂了!”不少师生呼吁。
  “可以忘带课本,不能忘带手机”
  记者日前来到广西某大学教学区,随机调查时发现,要将倡议落到实处并非易事。
  上课铃响了,1楼的7间教室内都有学生在上课。每个班至少有1/5的学生在低头摆弄手机。教室的后面几排,俨然成了“重灾区”,大部分学生玩手机的时间在3至5分钟,时间间隔为10分钟左右。
  有人将手机放在抽屉里,或是用书本掩住,若有人路过或老师接近,“手机控”立马把手机藏起来。而在大班教学课堂上,就会更加“明目张胆”,一些学生甚至将平板电脑立在前排靠椅的椅背上,戴上耳机,看着电影、听着音乐,不亦乐乎。
  一份调查数据显示,90%的学生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玩过手机,60%以上的学生表示每10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。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会曾发起过一场“暂别手机24小时”的体验活动,30人报名参加,30分钟后,14人中途“退场”;3小时后,活动因体验者“全军覆没”而提前结束。
  “上课可以忘带课本,却不能忘带手机。”在大学生中,这样的“课堂手机观”深入人心。
  大学生们畅游于QQ空间、微博、朋友圈之间,反而把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当作了对自己的“打扰”,这影响了原本和谐的师生关系。某高校一学生在任课教师将其手机没收后,愤然站起抗议:“老师,你凭什么不让我玩手机,听不听课是我的自由!”
  缘何“欲罢不能”?
  学习的课堂变成了手机娱乐的场所,玩手机代替了做笔记,大好的青春“献给了手机”。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,许多大学生都表示,深受手机祸害,耽误了学业,“毕业时很后悔”。有人开玩笑说:“大学生的成绩跟他们上课时耗掉的流量成反比。”
  “在教室里,我才写了一分钟作业,手机就吃醋不乐意了,得哄她一个小时!”浙江某大学一研究生在一次“失败”的自习后,自我调侃说。
  “离开手机,就像少了什么一样,心里没了着落,缺乏安全感”“姐天天睡觉看手机,起床看手机,吃饭看手机,上厕所看手机,散步看手机,玩电脑还在看手机……”。这种“对手机存在强烈的、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”,被心理专家诊断为“手机依赖症”。
  “课堂太乏味,手机来提神。”一些大学生时常以此来为自己辩解。大学生小雨告诉记者,一些课程内容很无聊,老师的讲授很枯燥,只能通过玩手机来消磨时间,如果不带手机进课堂,学生上课时会“睡倒一大片”。
  玉林师范学院曾凡贞老师告诉记者,他在上课时发现有学生玩手机,通常只是提醒学生应尊重老师的劳动。而这种不痛不痒的提醒,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手机对课堂的“入侵”,“看来,光靠道德自律和一次又一次的‘温情提示’是不够的,还需要加强制度约束。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当中,并没有针对课堂上手机使用的内容”。
  “抬起头来,回归课堂”
  面对手机对大学课堂的“入侵”,国内很多高校已经有了行动:中南大学软件学院规定大一新生上课之前交出手机;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购置手机屏蔽器屏蔽信号;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实行“连坐法”,要求老师必须对上课玩手机学生进行管理,如果玩手机人数过多,将按教学事故进行处罚……
  “抬起头来,回归课堂。”广西已有16所高校加入“无手机课堂”活动。当地媒体也已经向区内其他高校发出了《无手机活动倡议书》,倡议的一个主要内容,就是希望同学们课前能将手机主动上交。为此,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专门准备了分隔防潮收纳袋,并对每位同学的手机型号、颜色等详细登记。广西财经学院推出的“文明修身”活动,提出了大学生应改正的50种不文明行为,其中不少便与玩手机相关。
  老师们也在“下力气备课,和手机抢人气”。邓晓梅是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。同学们说,上她的课很少玩手机,因为老师讲课很有意思。邓晓梅则告诉记者,每次看到学生玩手机,自己都会反省“是不是我的课堂设置得不好”。从2007年教学至今,她的课件一直在更新,从没“炒过冷饭”。
  “我们老师有无数个点子和话题,一会儿让你谈明星出轨、一会儿让你谈‘真命天子’,跟不上她的节奏可是要被扣平时分数的。有时我刚想摸下手机,就被她点名叫起来了。”大学生小柯说。对于这种教学方法,不少老师表示赞同:老师在课堂上应增强教学互动,让学生忙起来,自然而然地忘掉手机这回事。
  然而,要从根本上遏制手机对大学课堂的“入侵”,仅靠学生自律、个别任课教师的管控是不够的。有专家建议,必须通过有策略的引导,全面提升大学生素养。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段和专业,将包括手机使用在内的素养教育纳入常规课程,开设公共必修课,通过课堂主渠道加以呈现,教育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。
 
解决高校课堂手机顽疾应对症下药
2014年11月11日 作者:胡乐乐
如何让学生不在课堂上玩手机,是今天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。而据《中国青年报》11月6日报道,在各种与手机斗智斗勇的课堂故事不断上演的同时,南京大学却有一门课程反其道而行之:学生上课前应把手机充足电。这门用“微信点名”的课需要学生使用微信平台,通过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的方式来签到。此外,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随堂交作业。这门课因此成为南大首个鼓励学生用手机的课。
时下是手机迅速普及的时代,而大学生是手机使用频度最高的社会群体之一。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成了“手机控”“课堂低头族”,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。因此,“手机该退出大学课堂了”,现在已成为一种普遍呼声。反观高校方面,眼下“把手机请出课堂”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创设“无手机课堂”——老师课上暂时没收手机,或者课前全体学生主动把手机放到教室里的手机袋。客观而言,这个办法难称巧妙,一方面把大学生“矮化”为了没有自控力的未成年人,另一方面也没找到“手机顽疾”的根本症结之所在。
治理高校课堂里的“手机顽疾”,首先要弄清楚造成这种顽疾的病灶是什么。总体来看,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一是许多高校对学生的课业和考试要求不严格,效果相当于给学生“放水”,很多学生没有把及格和毕业当成多大的事儿。二是一些课程的设置本身就不合理,不选修却又无法获得学分,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去听课,听讲的意愿自然会弱。三是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陈旧,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。四是移动通信网络发达,覆盖了教室,数字化校园建设还提供了无线网络,学生在课堂上随时都能用手机上网。
因此,高校解决课堂里的“手机顽疾”就需对症下药。笔者建议,首先,要加强对学业的严格管理,不及格就是不及格,不能通融,力促学生积极、主动学习。其次,要系统地改革课程计划,增强课程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。最后,需要老师及时更新课程内容,并用小组讨论和“翻转课堂”等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课堂参与感。此外,可以在教学楼里设置网络屏蔽——上课铃声一响就立即自动开启屏蔽模式,下课时则解除屏蔽。
进一步来说,高校课堂“手机顽疾”的治理不能仅仅简单地依靠推行“无手机课堂”,而且事实上,手机对高校课堂而言,也并非洪水猛兽。像本文开头提到的南京大学的做法便值得借鉴。教师若能把学生的手机利用好,还能创新课堂教学,提高教学质量。比如,让学生把问题通过手机短信、微信、QQ等发送到教室前的大屏幕上,师生一起解决问题,实现新互动。另外,还可以用微信群和QQ群在课下进行讨论。说到底,“手机顽疾”并非手机的问题,而是手机使用不良的问题。